日本流传着不少都市传说,比如说出第四句就会被夺走双腿的《佐子的诗》;潜伏在学校三楼女厕第三隔间,将那些胆敢打扰她的人拖进马桶里的《花子》;在黑暗中窥伺着主人的《人偶娃娃》以及在吃饭时能调动观众味蕾的《孤独的美食家》。不论是由日本漫画家久住昌之原作、谷口治郎作画的漫画还是由松重丰主演的电视剧,在吃的刻画都非常细腻。恰逢《孤独的美食家》第九季播出之际,就让我们聊一聊人类对于吃播的爱与“恨”吧。
吃播,是一种在线直播模式。最早流行于韩国的媒体平台中,主播在镜头前吃掉各种各样的食物来满足互联网观众的不一样的需求。由于这种具备猎奇性质的直播模式对于部分观众有着特别的吸引力,导致其在互联网的影响力逐步扩大,进而形成全球化的趋势。
带有互联网属性的吃播出现在2010年,而在传统媒体中关于 “吃”的内容出现的更早也更丰富。笔者最早对于描绘“吃”的印象来源于老舍的《骆驼祥子》,其中描写刚逃出军队的祥子在桥头吃老豆腐的样子让我记忆深刻。而后又恰巧在一本漫画杂志上看到敖幼祥老师画的《浓情咖喱》,以其极具个人特色的表现手法将制作并品尝咖喱的全过程展现在我的面前,略带搞笑的同时又兼具参考意义,我现在仍记得敖老师将料理好坏定义为“在吃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爱”。照此评价看来,我母亲做的饭虽然不好吃,但也算得上十足的好料理了。
在早期的一些直播平台吃播板块是需要付费观看的。随着观看人数的水涨船高,慢慢的变多的平台及媒体增设了观看吃播的渠道,同时慢慢的变多的主播流入到吃播这个行业里。而他们的主要收益方式也从平台分成慢慢地发展为广告植入,网剧综艺等形式。随着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吃播赛道的细分化也越发明显。
从最开始只是普普通通的吃饭和聊天,发展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吃播形式,可以说全球的网友在“吃”上的创意真是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了。
l “纯粹”的吃播:在韩国吃播圈很流行和ASMR(即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意思是指人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颅内、头皮、背部或身体别的部位产生的令人愉悦的独特刺激感)相结合,通过咀嚼发出的声音和食物不断被消耗的视觉冲击来引起观众的感观刺激,从而引发其更深层次的共鸣。
l 户外型的吃播:从食材的获取,烹饪再到扫尾一条龙“服务”,可能摄像采光等不够考究,但贵在真实。而主播们时不时爆出的爆笑语录也给喜欢二创的朋友们提供了不少素材。
l 大胃王式的吃播:视频或直播中主播会吃下常人难以承受的食物数量。但不同于大胃王比赛焦灼的气氛,大胃王吃播给人的感觉更加惬意,主播们闲庭信步地吃下面前堆积如山的食物,并时不时和屏幕对面的观众谈笑风生。
l 探店式的吃播:上至百年老店,下到苍蝇小馆(形容没有经过精美装修的小饭馆),只要有拿得出手的招牌,就绝对会有探店主播前来光临。而且观看这类吃播主播还可以长知识,像当地的风土人情,菜品的创作背景,老店的历史变迁以及大厨的过往经历都可以搬上屏幕和观众唠一唠。
l 土豪式的吃播:内容多为不常见的名贵海产及高端食材,搭配同样昂贵的酒水。在增长见识的同时还能发出“原来这玩意这么贵啊”的感慨。
l “大、多、怪”式的吃播:“大”为体积大,比如“五斤重的饭团我到底能不能吃完”“我做了小当家同款宇宙包子,里面包了一整只猪” “日本超超超大盘泡面究竟有多大”等;“多”为数量多,像“一杯珍珠奶茶加了100块钱珍珠会是怎样”“一千块钱的肥牛究竟有多少”等;而“怪”则体现在“辣子鸡丁只放一块鸡肉是什么味道”“鱼鳞做果冻,究竟好不好吃”“一星期只吃罐头,身体会发生啥变化”。这种类型的吃播标题很吸引眼球,视频内容会偏向聊天搞怪,无聊的时候刷刷也还挺有意思。
文吃会去挑战那些常人很难来想象的食物。例如令各大视频主播都闻风丧胆的鲱鱼罐头,文吃主播会将其进一步加工,油炸、红烧、清炖、盐烤,只要你能想到的烹饪方式他们都会去尝试。
武吃是以夸张的表情和亢奋的精神情况为卖点吸引网友的注意。“老铁双击爆个头”是他们的口头禅,手中攥着的龙虾、八爪鱼、五花肉等方便操作并且体积非常庞大的食材是他们吸引观众的利器。在直播过程中搭配其“铿锵有力”的吆喝声和“震耳欲聋”的咀嚼音,以此带给观众们一场极致的“视听盛宴”。
l 假吃式的吃播:这种类型的主播会用自己“高超”的演技和“优秀”的剪辑技巧来掩饰自己胃小的事实。他们要具备“坚毅”的内心和不被外界影响的“自信”,并且善于自我剖析以及自我催眠。他们相信只有成功欺骗自己,才能欺骗到别人,而这个自信将持续到“大厦崩塌”的那一天。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观众对于吃播的需求大多数表现在猎奇、食欲以及缓解孤独感方面。
吃播主播最长出没的时段是在深夜。随着头部主播们下播休息,吃播频道便如同夜市上的摊位一个接一个地亮了起来。那些半夜感到饥饿却不想吃饭的,和早早点好外卖准备和主播们在同一时间享用的以及为了身体每天控制饮食的,纷纷在吃播频道间相遇。和主播一起互动,借此缓解日常生活的孤独。而在与其他观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群体认同,并对此产生依赖。
直播效果好的吃播主播,本身就具备很强的感染力,让那些没有食欲或者正在控制饮食的观众,在看直播或者视频的过程中也会收获满足感,仿佛摆在主播桌面的食物是他们吃掉的一样。当观众习惯看吃播后,在条件反射的帮助下观看吃播会激发自身的食欲,让自己吃得更香。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孤独的美食家》的观众在五郎叔说自己“饿了”并开始寻找心仪的餐馆时,会变得异常兴奋并分泌大量口水,这原来是被“”后的产物。
笔者算是半个吃播爱好者。大学时期一定会点开《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美国佬土豪BBQ》《日料刀工系列》来缓解一个人吃饭的孤独。现在通勤或者无聊的时候也会不自觉的看看“盗月社”“老白”“怼哥”他们有没有更新,或者在开火做饭的时候向“黑猫”“绵羊”取取经。在我看来吃播虽然没办法做到像书籍一样去经历角色的过往,但也确确实实拓宽我在“吃”上面的视野。那些我未曾见过的食物,从未去过的地方,不曾遇到的人和物,都在一部部视频中与我相见。我可以从节目中看到当地的风土人情,观察主播们吃当地美食后的反应并种草心仪的食物。吃播于我来说已经和吃饭睡觉一样日常了。
但对于假吃,铺张浪费的吃我个人是非常反感的。一方面这类吃播总给我感觉把观众当“傻子”,以哗众取宠的标题将观众吸引进来,看到的却全是浮夸的演技。另一方面节约粮食是一种值得被传承的良好的习惯,与食物本身价值和消费观念无关。但在各大视频和直播平台堂而皇之以博观众眼球为目的进行超过自己肠胃承受范围的消费,这的确有点离谱了。
做吃播的播主们需要经常地出差以及食用高热量高油高盐的食物,疏于锻炼以及饮食结构单一导致大部分主播的身体都有一定的问题。希望主播们在闲暇之余也要关注自身的健康,同时祝愿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可以产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Anthropic CEO :5到10年内,AI将助力人类扫除几乎所有疾病
哈趣投影 Q1 亮相:320 CVIA 流明、一体化云台,首发 679 元
卧底美国留学相亲群:硕士不配,这23所第一梯队名校生随便进......
口算pk被大学生乱入后小学生越挫越勇“PK上瘾,不赢不吃饭~当妈的必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