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于近日在香港举行,本次港展依旧沿用了双展模式,香港国际珠宝展设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时间3月4日-8日),香港国际钻石、宝石及珍珠展设于亚洲博览馆(举办时间3月2日-6日)。今年珠宝双展吸引了约4,000家来自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与,展示各种各样的珠宝原材料、首饰成品和工具技术,打造一站式国际顶尖珠宝商贸平台。深圳市金银珠宝创意产业协会(简称:宝创协)组织行业同仁前往港展观展,深度探索市场趋势与商业机遇,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近200家展商专注于男士珠宝领域,展现出珠宝市场的多元化趋势。今年的珠宝展还特别增设了“新晋珠宝设计师”专区(Young Jewellery Designer Arena),向全球买家展示年轻设计师的创作与技艺。
此外,港展上推出的超高速3D打印机,能快速制作珠宝模型,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与生产的效率。 意大利的黑科技动画拍摄仪也非常关注,为电商卖家提供了强大的展示工具,助力珠宝销售。
去年年初市场低迷,商家降价抛货,如今高货反而涨价,低端货价格暴跌,中间价格的性价比货难找。踏入亚洲国际博览馆的珍珠馆,空气里浮动着微妙的紧张感。 6mm以下的Akoya珍珠正被越南低价珠冲击,好一些商家标出了30-50%off,而8.5mm以上的高品级珠却因日本产量锐减仍标着“倔强”的高价。
大溪地市场依旧热销,但只有高伴彩、光感强的优质珠子才存在竞争力,然而这类珠子目前市场上几乎见不到,不是因为涨价,而是根本无货。商户手中的高品质存货多是高价购入,不愿低价出售。 南洋珠方面,金珠成为市场香饽饽,10mm以下的小金珠和串珠最受喜爱。 澳白价格与去年相近,依旧是高品质珠的代表,但因价格较高,客户入手更谨慎。
走进彩宝区,最大感受是市场两极分化非常严重。中低端市场消费降级明显,但2024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整体珠宝消费虽有下滑,但奢侈品珠宝品类却实现了5%的同比增长,这种两极分化现象凸显了高净值人群依然保持着强劲的购买力。
全球彩宝市场经历2021-2023年暴涨后,迎来深度调整,呈现“中端洗牌、高货冻结”的鲜明特征。中低端宝石价格理性回调, 高货 价格坚挺、仍频现天价,同时 难以流通, 要么太贵,要么持有者不愿意出,购买者的意愿也不那么强。
有参展商指出,美国市场表现较为出色,而中国市场则稍显疲软。在美国市场上,莫桑比克红宝石供应充足,哥伦比亚祖母绿品质优良且销售良好。红蓝绿宝石价格依然较高,一些客户开始寻找替代品,将目光转向平价宝石。
变革压力倒逼着传统领域转型。中国黄金厂商将“出海”作为破局关键。在国内消费降级、黄金饰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叠加金价一路暴涨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 这两年黄金出海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一些有实力的珠宝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积极探索海外市场的机遇。
有黄金参展商表示,之前通过参加六月和九月的香港珠宝展,获得了很多海外客户对接的机会,认为这一领域潜力巨大。在问到目前主要在开发哪些市场时,参展商表示 主要是做有华人在的市场,这中间还包括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台湾等地区。
港展上,可以留意到个别黄金参展商已经根据不同海外市场的需求特点和文化背景,调整产品策略,开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产品系列,融入当地文化元素,以提升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展会的喧嚣背后,一个更理性、更全球化的珠宝产业新周期已然开启。这场汇聚了全球珠宝人心血的展会,最终留下的不仅是订单数字,更是关于行业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2025年的香港之约,已然为下一个产业周期按下了启动键。